首頁 討論群 當代新儒家專區 「易簡得理」的普世哲學意涵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作者
    文章
  • 東岐明
    訪客
    Post count: 18

    ─────────────────────────《繫說神易》系列相關文稿──
    https://amidha.blogspot.com/search/label/%E7%B9%AB%E8%AA%AA%E7%A5%9E%E6%98%93
    ───────────────────────────────────────

           「易簡得理」的普世哲學意涵

       此文闡明易學《繫辭傳》乾坤易簡的心物之理,解說「易」字原義之感應
       、變化、相對,表述其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禪修與科學的天人合一,而強調
       中國文明傳統之易化論並非本體論,反駁宋明儒學以來的國學錯誤見解,
       以及闡發其普世價值意涵。
                                東岐明

       ══════════════════════════════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周易‧繫辭傳》
       §上述『乾以「易」知、「易」則易知、「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之「易」
        是指“感應”,其餘易字則指“容易”。   

      詮釋《周易》哲理思想的《繫辭傳》,在其闡述《周易》啟始卦序的乾坤二卦,乃
    有上述示說「易簡得理」之道的層次解釋,本於生命身心體悟,進而推及聖賢德業。《
    周易》以乾坤為卦序之首,在於其以乾坤卦義而相應心物現象,乾以應心而坤以應物。
    《繫辭傳》之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即在闡示聖王之善於乾坤
    相應的易簡之道,以成其貫通心物境界之治化德業。此一貫通心物的易簡之道,即是易
    理闡示的內聖外王之道,也正涵攝相關於歐西哲學範疇之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根本基礎。

    《周易》所謂「易」字的意涵指涉,根據現代學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於甲骨文、
    金文的古代字跡考證,其原始字形乃是象徵了“兩酒器相傾注承受”,顯示了水液正由
    一酒器倒至另一酒器;會意上有“賜與”之義,又象徵著“更易”、“交易”之義;而
    由兩相對酒器在傾注時的水液狀態變化,其意涵更引申出“基於相對而感應變化”的“
    變易”之義,而有“相對感應”之義。因而《易經》之「易」的原始根本意涵,在體式
    上指涉了“相對感應”,在作用上指陳了“感應變化”,乃是意謂“相對感應之變化”
    ,亦是意謂“變化之相對感應”。一切相對感應可以析辨為主客之間的相對感應,其根
    本基礎也就是心物之間的相對感應。《繫辭傳》所謂「乾坤」正是指涉其感應世界的主
    客心物相對作用,以「乾」代表主方能感之心的作用,以「坤」代表客方所應之物的作
    用,而所謂「易」正是指涉了其間相對的感應作用,所以乃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
    其中矣!』

         主 (能)     (所) 客
        【乾】   ─易─   【坤】
            心←[感應]→物

    後世「易」字形象,乃是源自遠古字形之簡化,只截取單一酒器部分及傾流液形,而成
    「易」之字形,失其「相對」之象,而可指涉“變化感應”或“感應變化”之義。『乾
    以易知』之「易」,即是用以指涉“感應變化”的「感應」之義,即在心性與物相之感
    應。

    易學之論心物,乃是基於修證體悟而述,並非僅以思辨戲論,所以重在論述修行體驗貫
    通心物現象的實證架構。易學『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此句,正有相關對應於道家《老
    子》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心物存在層次。「乾知」相關自心性識之覺
    知作用,「大始」則是對應於修行體驗於自性心識之無邊廣大。其「大」即通《老子》
    之謂『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其「始」相關《老子》之謂『無,名天地之始』;
    其謂「大始」即應道家所謂「大道」境界,即應佛家所謂無色界之無邊心識虛空境界,
    乃是修定體證其超越時空萬物境界之大始。「坤作」相關自心想像之認知作用,「成物
    」則是對應於修行體驗於自心認知之想像造作種種物象概念。其「作」之「成」,相關
    《老子》之謂『有,名萬物之母』,即是在於時空萬物境界;其謂「成物」,即通《莊
    子‧齊物論》所謂『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的物象概念之因
    然可認。

        主 (能)     (所) 客
       【乾】知 大始     【坤】作 成物
           【無】        【有】   【萬物】
            心識虛空       時空境界  雜多物境 

      易理所謂「乾知」感應的心念直覺物相,乃為物象之始,佛家大乘謂為「法相」,
    佛家上乘(南傳上座部)謂為「究竟法」(佛家所謂「法相」或「究竟法」,也有含攝心
    識之相)。易理所謂「坤作」認知的概念想像物體,乃為物象之成,佛家上乘謂為「概
    念」,佛家大乘謂為「心不相應行法」。「乾知」對應的法相,乃是心念當下直接的體
    驗目標;「坤作」對應的概念,乃是心念體驗目標的指涉對象,是意識想像作成的本體
    對象。每一心念皆以乾知功能而直覺感應法相;而相續心念過程之意識想像,即以坤作
    成就其相應之概念對象。

       心識  ▽  ▽  ▽  ▽  ▽  ▽ …
       乾知  ∣  ∣  ∣  ∣  ∣  ∣ …
       法相  ○  ○  ○  ○  ○  ○ …
       坤作  ---(認知想像過程)-----↓ …
       成物               概念● ● ● ● ● … 種種概念   
                             ▼化約
                             ◎觀念體系

    自心性識本始,顯化廣大覺知,故謂『乾知大始』。心性識知法相,乃在直覺感應,故
    謂『乾以易知』。認知形成概念,乃涉想像造作,故謂『坤作成物』。思維化約概念群
    集,而成有效觀念體系,故謂『坤以簡能』。法相感應之自然無為,乃屬天道;概念思
    維之造作有為,乃屬人道;想像認知之行,直覺無為屬天,思慮有為屬人;以上一切於
    心理活動乃是統合相關,以謂「天人合一」。

          【乾知】 【易】   【坤作】       【簡】 
     方法論   心識  感應     認知         化約 
                  法相     概念──概念集    觀念體系 
     覺悟論 |————〔禪修〕—————————|
     認識論             |══════════〔科學〕════|
     倫理學      天道〔無為〕←|‥‥‥‥‥|→〔有為〕人道

    乾坤易簡之道,其實就是一切道術與學術的普世方法論。「乾知」相關心之識知,「坤
    作」相關物之認知,『乾以易知』相關一切道術之以心靈感應而致識知,『坤以簡能』
    相關一切學術之以化約概念而致效能。道術感應識知,乃是本於自然無為;學術思維認
    知,乃是基於有為造作;《老子》是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也就表明學術成就乃在造作概念思維,而道術修為乃在捨脫概念思維。禪修是於以
    心體證的道術修為,科學是在以物驗證的學術成就。

          〔感應〕  〔認知〕  〔思維〕  〔化約〕
     【於心】  觀慧    止定
     【於物】       生活世界  觀念世界  觀念體系

    佛家區分禪修為止定與觀慧;止定基於認知,通於儒家惟一工夫;觀慧基於感應,通於
    儒家惟精工夫。禪修之止定惟一工夫,在於直覺認知概念存有,而可超脫萬象。禪修之
    慧觀惟精功夫,在於直覺感應法相生滅,而可解脫萬法。由止定而觀慧的解脫之道,正
    如佛陀《相應部12相應23近因經》之謂:

     『以寧靜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智見;以如實
      智見為近因而有厭;以厭為近因而有離貪;以離貪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
      近因而有滅盡智。』

    科學基礎建立在共識認知的客觀實在概念,由此而推廣建構其對應的種種思維觀念,再
    經由化約過程而簡化其觀念體系,而尋求符合觀察情況的思想道路,正如愛因斯坦《物
    理學的進化》之謂:

     『我們希望觀察到的情況,能夠和我們對實在所作的概念相符合。如果不相信我
      們的理論結構能夠領悟客觀實在,如果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性,那就不
      會有任何科學。這種信念是,並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造的根本動機。』

      時空萬物,乃在想像認知的概念世界。自然直覺的概念世界,就是「生活世界」;
    思慮建構的概念世界,就是「觀念世界」。生活體驗的時間、空間、種種物體現象,是
    自然直覺的概念;科學觀念的時間、空間、種種質能形式,是思慮建構的概念。然而心
    性感應的法相,並不落於概念世界,而是概念世界基於法相感知得以虛幻存有。概念並
    非真實存有,法相才是真實存在;概念只是意識法相的指涉目標,而其目標對象並無具
    體存在。

      感應變化 →→→→→→ 生活世界 →→→→→→ 觀念世界
      存在法相 〔心識認知〕 直覺概念 〔抽象造作〕 思維觀念

    譬如現代物理學的量子理論,並無真實的粒子本體存有,只有剎那觀察的粒子變化現象
    存在。粒子本體只是科學觀念下的虛幻存有,真實存在的是每次觀察所得的粒子變化現
    象。科學所謂的粒子本體,只是某種物理規律法則的對應形式,也就有其對應「理則」
    。一切物象概念,有其對應理則,形成規律得以認知,因而顯現本體存有,但皆虛幻無
    實。一切事物必有其理,因而得以認知顯現存有,即在其對應之理則規律。

      事物概念 → 理則規律 → 存有本體 

    生活世界的直覺體驗概念,經由化約而將複雜事物化為簡單概念。譬如生活世界有著雜
    多事物,而此雜多性可以化約為數量觀念,一枝筆、一本書、一張紙…等種種單項事物
    可以抽象化約為「一」的數量觀念。而由現實事物雜多性所化約而成的數量觀念,便可
    提供抽象簡化的數學計量運算。科學發展過程,也是由生活世界概念的抽象簡化,而達
    至觀念世界體系的範式建構。然而由於萬物世界並無真實本體存有,所以隨著用以建構
    的科學觀念不同,也就會以相異範式描述相通事物現象,譬如牛頓的萬有引力論與愛因
    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用不同觀念範式在描述重力現象。

      一切體性都是相對而成,心物皆無真實本體存有,只有心識與法相的剎那生滅才是
    真實存在。感應法相之概念化,而認知理則之有本體,乃妄以為有「物自體」的真實存
    有;心識感應之概念化,而認知理原之有本體,乃妄以為有「心自性」的真實存有。唯
    有剎那法相真實存在,而無物自體的真實存有;唯有念念心識存在,而無心自性的真實
    存有。所以心理上的自我、自性、人格,或是物理上的質量、能量、粒子,都是概念認
    知或觀念思維的想像對象,一切並無真實具體存有。儒家陸王之學的「心即理」,是於
    理原;儒家程朱之學的「心具理」,是於理則。

                   …… … ……
     心自性 ←理原〔概念化〕← 心識 ─ 法相 →〔概念化〕理則→ 物自體 
        【心即理】      …… … ……      【心具理】

    既然一切心物體性皆是幻化而成,並無真實本體存有,而是成就於感應變化的理程認知
    。所以一切存有作為認知對象的終極根源,不在本體,而在變化;是由變化生起本體,
    而非本體產生變化。一切種種事物皆於時空顯現,是以時空規律乃為一切事物通則。時
    間規律乃在感應變化之不可逆性,易象「太極」;空間規律乃在感應變化之三維可逆性
    ,易象「八卦」。所以中國基於易學傳統的哲學觀點,並非「本體論」,而是「易化論
    」,認為一切心物宇宙皆由感應變化而以顯現存有。易化論之以感應變化為本原,而以
    為實無本體,乃有相關於佛家法印之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若以現代科學觀點而言,就
    是一切物理對象並無實體存有,只是在變化過程顯現其存在規律;一切物理對稱性,皆
    是基於相關變化中的不對稱性。若以歐西英哲語句而述,即為

      Being emerges from Becoming.

    易化論之易學哲理傳統,乃是中國文明傳統之本,然而後世中國思潮卻是常以本體論而
    誤解錯意,宋明儒學即陷此誤。中國文化真正傳統,並非牟徐張唐《為中國文化敬告世
    界人士宣言》之以心性為核心根本,而是在於以易化為本而可統攝心物現象。易化為本
    ,也並非是熊十力所謂「大易」本體;因為易化不是本體,而是本體顯現於易化。既然
    易化不是本體,也就可以涵攝一切種種本體論而無矛盾;一切本體必緣感應變化而顯現
    存有,所以易化乃為一切本體之本原,然而易化並非本體。易化乾坤作用顯現之時空心
    物,乃是乾知之心與坤作之物的兩方作用,而易之感應變化於中,《繫辭傳》故謂:

     『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易學在於易化論以統貫國粹,《繫辭傳》而以「易簡得理」貫一涵攝普世文明傳統
    。『乾以易知』以貫道統,『坤以簡能』以貫學統,『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以貫文統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
    人之業。』以貫政統,『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以統
    貫易化論涵攝心物之理的普世文明傳統。

      易則易知 → 易知則有親 → 有親則可久 → 可久則賢人之德

    易之感應,在於自然覺知,容易直覺識知而眾以親近,乃可長久不息,是為賢人之德。

      簡則易從 → 易從則有功 → 有功則可大 → 可大則賢人之業

    簡之化約,在於思想效能,容易從隨知行而群致事功,乃可弘大不止,是為賢人之業。

      易簡得理 → 天下之理 → 成位其中

    一切普世道理,發明開創為聖,善履實踐為賢,故而「易知而有親可久」為賢人之德,
    「易從而有功可大」為賢人之業。「天下之理」即在普世文明之理。「成位其中」立於
    中貫心物,是於聖賢君子化民與眾之群體成就,《繫辭傳》之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而其運籌政統之術是於《繫辭傳》之謂: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
      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
      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至於「易簡得理」之發明開創,乃是聖人德業,故而孔子《繫辭傳》闡說易化神智之用
    而謂:

     『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回覆至:「易簡得理」的普世哲學意涵
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