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章
-
東岐明訪客2019-11-22 9:02 下午Post count: 26
○此文源自本人2019.4.20.編纂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中道 (儒家)」條目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9%81%93_(%E5%84%92%E5%AE%B6)&oldid=54100197中道思想的詞彙緣起與德範意涵
東岐明中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本理念,有些觀點認為「中國」亦由「中道」而名。張
其昀就認為:『「中國」之稱名,便是因為中道是我國的立國精神。』,而認為其「中
」有五義─「中正、中和、中庸、中行、時中」[1]。毓鋆更認為說:『夏,是中國人的
文化。中國是廣義的中國,是中道之國。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誰
能用中道,誰就是中國人。中道之國,沒有邊際。』[2][1] 張其昀《孔學今義》
[2] 愛新覺羅.毓鋆《毓老師說中庸》
中道詞彙
「中道」一詞,作為「中」與「道」之結合意義,儒家《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乃謂「心中覺知以致中正德行之道」,道家《莊子‧在宥》似是有謂『思慮不自得,中
道不成章』。但在古書典籍還有其他不同意涵,《禮記.曲禮上》『為人子者,居不主
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以謂「道路中央」,《論語‧雍也》『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以謂「行事中途」,《孟子‧盡心上》『中道而立,能者從之』以謂「中
正無偏之道」,《春秋繁露‧奉本》『雖不中道,而《春秋》者不敢闕』以謂「切中道
理」。後世佛家也用「中道」作為譯詞,《中阿含經》『捨此兩邊,有取中道』以謂「
不落相對極端的修行方法」,《中論》『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以謂「不落相對極
端的哲理思想」。中道意涵
「中道」一詞,出於《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涉及心性修持之德行風範,乃是
肇始於崇「中」的中國上古文化傳統。「中道」之「中」,引申「中」字古義之「中心
」原意,在心性修持是指內在覺知之中,在德行風範是指公正無偏之中。中道修持風範
,就是以修持心中覺知而達就中正德行。在中道心性修持上,《中庸》有謂『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大戴禮記‧五帝德》記載孔子論述帝嚳『執中而獲天下』,《論
語》記載帝堯訓勉帝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尚書‧大禹謨》記載帝舜訓
勉夏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保訓》記載文王姬昌訓誨『
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鬲茅,恐求中』『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備惟允』,皆
在闡示上古理想君德之秉執中道心性修持。在中道德行風範上,《尚書‧酒誥》有謂『
作稽中德』,《尚書‧立政》有謂『以列用中罰』,《尚書‧呂刑》有謂『罔非在中』
『咸庶中正』,《逸周書‧五權解》有謂『克中無苗』『維中是以』,皆在闡示上古理
想公正無偏之中道德操風範。中道德操應對人世,並非依於人情世故的調合折中,而是
本於待人處世的中正貞介,《孟子》之謂『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尚書‧君牙》之
謂『爾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爾之中』;基於中正行事而適宜不落極端,乃
以化民成俗,是而孔子《中庸》贊舜為政『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上古華夏的中道修為傳統,早在先民原始宗教時代即已存在;所以《尚書》之上古文告
內容,「中」與「天」都是重要用字,分別相關人事與天命的道德依據。上古堯舜對話
所謂『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就是以聽天命盡人事為勉勵。上古華夏之所謂「
天」的敬天傳統,原是崇拜上天神界權威的宗教信仰傳統,《尚書‧多方》『惟典神天
』、《尚書‧召誥》『皇天上帝』、《尚書‧泰誓》『上帝神祇』都是相關敬天傳統,
而「中國」一詞最早出現的《尚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也有「
皇天」一詞,後世中國文化更承續沿用「天下」「天命」「天子」等敬天詞彙。華夏先
民之崇拜信仰神祇,於商朝盛行卜筮達其宗教高峰。周朝文王創作易經肇始人文轉化,
終而華夏文化演進到人類文明軸心時期的東周時代,承先啟後建立中國文明的人文理性
基礎。老子以「道」法自然為上,而建立其超越於敬天神格崇拜的自然理性道德本原。
孔子以「道」貫一之為宗,而闡述其獨立於敬天神格崇拜的人文理性道德規範。《易傳
》用「神」,《說卦傳》以謂『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繫辭傳》以謂『神而
明之,存乎其人』,已是脫離外在神靈啟示而根據內在心神啟發。其後諸子百家所言「
天道」,主要即非相關上天神諭之道,而是連繫上天自然之道,《莊子‧在宥》有謂『
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從此中國文化雖然承續敬天傳統祭拜神
祇,卻更尊崇天人合一的道德性理。從而子思在此人文理性氛圍編作《中庸》,乃謂『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而承結「中」與「道」之文明意義以謂『從容
中道,聖人也』。老子啟發道家,於其心性修持,尚謂《老子》『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孔子承啟儒家
,晚年乃以「中庸」承述中道,曾謂《中庸》『中庸其至矣乎』、《論語》『吾道一以
貫之』、《文言傳》『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
伐,德博而化』,繼由子思編作《中庸》承述以「誠」;後世至於宋朝王安石《淮南雜
說》有謂『聞古有堯舜也者,其道大中至正,常行之道也。』,明朝儒者王陽明《傳習
錄》闡述中道貫通,徹達出世入世修為,更謂『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中之內德
「中」的心性修持,二十一世紀初發現的戰國時期竹簡《清華簡》,其中收錄的周文王
遺言《保訓》[3],記載帝舜在地位寒微時,努力修持內心之「中」的中道心性功夫,由
「求中」至「得中」,而有誠信明德於世,乃得帝堯賞識。《保訓》約略相關內容如下:『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鬲茅,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
於上下遠邇,迺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
身茲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中」作為心性功夫的上古傳統意涵,其原始意義乃是指「心中」之「中」的「內在」
之義,指稱某種「內藏於心」的修持功夫。《管子‧心術下》有謂『無以物亂官,毋以
官亂心,此之謂內德。』(「物」是指「相對於心的外在事物」,「官」是指「感官知覺
」),又說:『中不精者,心不治。』、『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
思,思然後智。』;《管子‧內業》則闡述說:『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
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又說
:『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又描述了心性操持的內在層次而說:『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
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子思《五行》則將內心層次區分中外,也以「中心」對應了《管子》「心中之心」,又
以「外心」對應了《管子》心念思慮,而論述了不同心術操持的人情交往而說:『以其
中心與人交,悅也。』、『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直也者,直其中心也,義
氣也。』、『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正說明了中心待人乃是超越思慮的自在交流
,而自然表現了人情親切的「悅」與「直」;然而外心待人乃是思慮計度的謹慎交往,
所以也就做作表現了人情生疏的「遠」。因而子思《五行》也就闡述了君子德行乃是基
於中心修持而說:『仁覆四海,義襄天下,而誠由其中心行之,亦君子已!』中之易理
「中」的易理意義,可以對應於不落心物(乾坤)體性兩端之義,《繫辭傳》有謂『易簡
,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
,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釋心月訪客2022-07-02 6:21 下午Post count: 26 -
作者文章
正在檢視 3 篇文章 - 1 至 3 (共計 3 篇)
正在檢視 3 篇文章 - 1 至 3 (共計 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