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章
-
東岐明訪客2019-11-22 9:01 下午Post count: 26
○此文源自本人2019.5.10.寫成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中庸」條目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BA%B8&oldid=54362836《中庸》相關詞彙的詮釋問題
東岐明《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記載孔子關於中庸與誠的言論、以及後人相
關思想的闡述發展,內容屢引孔子言論及《詩經》篇章而闡述理念。原是《小戴禮記》
第三十一篇,作者可能是孔子之孫孔伋(子思),但未完全確定,內容大約是由儒家學者
在戰國時代寫成。「中庸」此詞的字面涵義即是「中道與庸常」之意[1],修養以「致中和」,『喜怒哀樂
之未發』為「中」,『發而皆中節』為「和」,而其最高境界在於「至誠」。《中庸》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在於率由天命之性,
「教」在於修習率性之道。《中庸》強調「誠」的重要,誠即相關《大學》所述「誠意
」。「誠」的工夫,是應於「自誠明」的天道之性;「誠之」的工夫,是應於「自明誠
」的人道之教[2]。其謂『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指誠之心性功夫相關開物化
物之德,故而後謂『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以而推崇至誠修為[3]。[1] 鄭玄《禮記正義》『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
[2] 《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3]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
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
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故至誠無息。不
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
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中庸》「中庸」詞義之詮釋範式
「中庸」一詞來自孔子,承繼上古中國所謂「中」的中道修持功夫,加上「庸」字,而
成儒家傳統的「中庸」修養功夫。然而「中」的意涵與「庸」的意義,孔子並沒清楚闡
述定義,所以也就形成後世一些不同見解;而《中庸》文本相關內容也會因之有所不同
理解。主要詮釋爭議乃是基於下列《中庸》文本內容及其相關問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中」是指能覺能知之心,還是所覺所知之心?
‧「庸」是「用」或「常」?「常」是指不變之常,還是平易之常?
‧『發而皆中節』的「中」於「中節」,
是念四聲的動詞(切中節理),或念一聲的名詞(中道節制)?鄭玄
《中庸》是記載「中和」之為用,「庸」即作「用」[7]。「庸」又作「常」[8]。
「中」是含攝喜怒哀樂[9]。[7] (孔穎達)〔疏〕正義曰:案鄭(鄭玄)《目錄》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
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此於《別錄》屬《通
論》。』《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8] 『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鄭玄注
[9] 『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禮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禮記正義‧
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鄭玄注孔穎達[10]
「中」是指澹然虛靜而無所慮之心[11],「庸」即作「常」[12]。
「和」是指情緒動發,皆中節限而性行和諧[13]。[10] 孔穎達《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
∴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19734[11]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者,言喜怒哀樂緣事而生,未發之時,澹然虛靜,
心無所慮而當於理,故「謂之中」。』《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孔穎達疏[12] 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庸,常也。君子之人用中以
為常,故云「君子中庸」』。[13]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者,不能寂靜而有喜怒哀樂之情,雖復動發,皆中節限
,猶如鹽梅相得,性行和諧,故云「謂之和」』《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
孔穎達疏程頤
「中」是指不偏的正道,「庸」是指不變的定理[14]。
[14]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朱熹《中庸章句》朱熹[15]
「中」是心性之無所偏倚[16],「中庸」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17];
「和」是情之正,切中節理而無所乖戾[18]。[15] 朱熹《中庸章句》∵
∴ https://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zhong-yong-zhang-ju/zh[16]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
,故謂之中。』《中庸章句》[17] 『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
』《中庸章句》,『蓋庸是個常然之理,萬古萬世不可變易底。中只是個恰好道理。為
是不得是,亙古今不可變易底,故更著個庸字。』《朱子語類‧卷三十三‧論語十五》[18]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節之中,去聲。…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
戾,故謂之和。』《中庸章句》王陽明[19]
「中」並非是沒有情緒的寧靜存心[20],「中」即是天理、良知、本體[21]。
「中」是體,「和」是用[22]。[19]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傳習錄》∵
∴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15813[20]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
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唸唸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唸唸去人慾
、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
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
循理。」 』《傳習錄》[21] 『此須自心體認出來,非言語所能喻。中只是天理。』『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
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人人之所同具者也』『「未發之中」即良知也,無前後
內外而渾然一體者也。』《傳習錄》[22] 『不可謂未發之中,常人俱有。蓋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有未發之中,即
有發而皆中節之和。今人未能有發而皆中節之和,須知是他未發之中亦未能全得。』『
人只要成就自家心體,則用在其中。如養得心體,果有未發之中。自然有發而中節之和
。自然無施不可。苟無是心,雖預先講得世上許多名物度數,與己原不相干,只是裝綴
,臨時自行不去,亦不是將名物度數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後,則近道。』《傳習錄》東岐明
「中」,俗諦是為能覺之性[23],真諦是為明覺之易[24]。「和」是以中道修持功夫
,節和情緒[25]。「庸」是自居平常而謙遜處世[26]。誠為中之心性表現,中為誠之
心性修持,謙為庸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27],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庸修持
[28][29]。[23]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道心既是超脫於人心而存在,就人身生命覺
知而言,道心心性是比人心心境更為深入內在的覺知本原,所以上古中國稱其為內心之
「中」─代表人身生命覺知的根本內在中心。道心心性作為自心內在中心,不落於喜怒
哀樂的心境情緒,《中庸》故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道心覺性作為自心任運
規範,可以節制心境的欲望情緒,以達致和諧心態因應世務,所以《中庸》會說『發而
皆中節,謂之和』。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html[24]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中道修為,世間俗諦作為心性功夫,化世真諦
是於神明慧覺。心性功夫之中於一,乃執自性神明覺知之入世應對外物境界,秉認內在
修持以化外在萬物,物化而性不化,是為「中一」俗諦;…。神明慧覺之中於易,不一
不異,非心非物,體性俱妄,精神皆化,非內非外,無常無我,唯以明覺感應而相對變
化,是為「中易」真諦;…。』[25] 東岐明【書稿】《正觀中道‧中庸第一》∵『所以君子之人際交往,內在則是持
守中心以節用情慾,才能真正以和為貴,卻不從物而流。所謂「中節」,也就是以中心
觀照而自然節用心思;而「中節」之「節」也正對應了易理〈節〉之意涵。《彖傳》闡
述〈節〉說:『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悅以行險,當位以節,中
正以通。』,也就象徵了持守中心以自節心思,乃是適情適度、外柔以和、內剛以中的
外柔內剛修為。』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html[26] 東岐明【書稿】《正觀中道‧誠謙第二》∵『《中庸》作者子思,因於孔子《文
言傳》闡釋〈乾〉卦九二爻辭所謂:『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
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的「正中存誠」意涵,以「誠」為本而融通道家思想
,開創了《中庸》的思想詮釋體系;…然而子思所用以詮釋中庸的「誠」字,僅是對應
了孔子「中庸」之「中」,卻還缺乏「庸」的意涵。孔子所謂的「中」,乃是基於心性
修持而論;而孔子所謂的「誠」,乃是基於心性表現而論;「中」的心性修持,正對應
了「誠」的心性表現。而孔子所謂的「庸」,乃是基於心態修持而論;「庸」的心態修
持,則對應了「謙」的心態表現。如同孔子認為「正中」需要「庸」的心態修持才能完
備,「至誠」也需要「謙」的心態表現才能完備;所以孔子「中庸」一詞應以「誠謙」
此詞詮釋,才能完備闡述其真正意涵。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html[27] 孔子之謂《文言傳》『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
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正中」可對應「誠」,「庸言」「庸行」可對應「不伐」
。「不伐」即對應《易經傳》之「謙」德,「善世而不伐」即對應《大學》之「止於至
善」。[28] 東岐明《太學明紀》∵『「誠意正心」相關儒家「中庸」功夫,誠為中之心性表
現,中為誠之心性修持,謙為庸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
庸修持。中誠性明,謙庸態密,乃成天人合一之中道修為。』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confucianism-httpswww.html[29] 東岐明《中庸與誠謙的庸謙之通》∵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html詮釋爭議所在
關鍵在於「中」是能覺能知之心(能心),還是所覺所知之心(所心)?若「中」是「所心
」,就是在沒有喜怒哀樂時的寧靜心境;所以當有喜怒哀樂心情出現時,也就不存在「
中」的心境,因而「中節」就必須解釋為「切中節理」。孔穎達即作是說,而程朱接續
其說。朱熹詮「中」,雖言『其未發,性也』,但卻未說明性與情於心的層次不同,而
仍解釋「中節」為「切中節理」。王陽明特別強調「中」並非只是心境之情緒寧靜,已
經及於「能心」,但未特別釐清「中節」意義。若「中」是「能心」,則在喜怒哀樂「
所心」已發之時,未發「所心」之「中」仍然自存,以其「能心」而可觀照節制喜怒哀
樂之「所心」,故而「中節」就可以解釋為「中道節制」,東岐明即作是說,援引《管
子》《五行》內容為證[30]。《禮記正義》鄭玄之注『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
,應也相關「能心」之說。[30]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中」作為心性功夫的上古傳統意涵,其原始
意義乃是指「心中」之「中」的「內在」之義,指稱某種「內藏於心」的修持功夫。《
管子‧心術下》有謂『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物」是指「相對於
心的外在事物」,「官」是指「感官知覺」),又說:『中不精者,心不治。』、『心之
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智。』;《管子‧內業》則闡述說
:『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
,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又說:『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
,又描述了心性操持的內在層次而說:『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
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
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子思《五行》則將內心層次區分中外,也以「中心」對
應了《管子》「心中之心」,又以「外心」對應了《管子》心念思慮,而論述了不同心
術操持的人情交往而說:『以其中心與人交,悅也。』、『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
』、『直也者,直其中心也,義氣也。』、『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 』「慎獨」詞義之詮釋問題
《中庸》「慎獨」詞義引自下述此段: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而由「慎其獨也」引出「慎獨」一詞。然而「慎獨」詞義易遭世俗誤解,乃是相關《大
學》此段譬喻:『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
,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往往容易誤會以為是指謹慎私自獨處行持,但其正確意涵卻並非如此!根據古書使用「
慎獨」一詞的常見意義[31],正確應是指謹慎自心獨一態度。朱熹《中庸章句》則是將
上述兩者意涵混同解釋而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
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東岐明則將「慎獨」之獨一專篤工夫,視為修習守中的前備工夫;故而《中庸》於「慎
其獨也」此句之後,即接續而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因而《中庸》所謂『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便是
在講述中道功夫未成,而事物究竟法相之隱微難以睹聞[32]。[31] 東岐明【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註19『先秦所謂慎獨工夫,並非
是在「謹慎私自獨處行持」,而是在「謹慎自心獨一態度」;能以謹慎自心之獨,即會
謹慎私處之獨。《禮記‧禮器》『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
觀天子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文子
‧精誠》『聖人不慚於影,君子慎其獨也,舍近期遠,塞矣』,皆是期勉君子行持,重
在真摯獨一自心。真正慎獨工夫,即是自心獨一於感官物境,勉勵心志不從物流,子思
《五行》之謂『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也』『慎其獨也者,言捨夫五而慎其
心之謂也』(「五」指五種感官知覺)。 』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html[31] 東岐明【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註19『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懼乎其所不聞』並非是在「戒慎乎人所不睹,恐懼乎人所不聞」,而是在於戒懼君子其
心性覺知所不睹不聞。既然中道自存『不可須臾離也』而可明性自得,『莫見乎,莫顯
乎微』即是由於缺乏心性功夫;所以『君子慎其獨』而篤專自心,乃可達致『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的中道心性覺知。《中庸》此謂隱微不睹不聞,皆是用以指稱未見事
物本相,故而勉勵君子心性工夫修持細密,進而乃可觀境自得,此即相關《大學》格物
致知之道。…《中庸》之慎獨工夫,其實相關《大學》之止定工夫,皆在於篤專自心;
先有篤專自心至善,方能進而達致中誠功夫。』「誠」之儒家意涵
孔子之言「誠」,乃是與「中」相提並論,見於《易傳》與《中庸》之記載:
『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文言傳》『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中庸》《中庸》承繼孔子之說[33],發揚而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至於北宋張載《正蒙》之謂〈誠明〉『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乾
稱〉『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
,而開「天人合一」之說。《中庸》更由「誠」而推極「至誠」而謂:『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然而《中庸》闡發之誠,屬於儒家孟學之誠的心性功夫,在意義詮釋上乃是不同於儒家
荀學之誠的心志態度。子思承繼孔子中道而傳孟子,故以「誠」為心性功夫。荀子批判
其謂《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飾
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而以「誠」為心志態度,當應《中庸》「誠
之」。因而《荀子‧不茍》『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善之為道者,不
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是以誠而獨,子思《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乃是以獨而中,董仲舒《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故君子必慎其
獨也』則是以誠意對應慎獨。以誠為心志態度,乃是先誠之而後獨;以誠為心性功夫,
則是先獨而後中誠;但此兩者皆可推誠至於外王事業。[33]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 台北: 東大圖書. 1976.2.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作者文章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