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 湖 會 講
第三次會講
牟宗三先生「一心開二門」之哲學模型的分析與開展
會講者:吳明教授(香港新亞研究所教授)
李瑞全教授(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游騰達助理教授(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日 期: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下午2:00-4:00
地 點:由於疫情嚴峻,這次會講採線上視訊會議模式
遠距視訊網址-—騰訊VooV Meeting:https://voovmeeting.com/s/HjaWhNY5sdim
(會議 ID:583 090 276)
主題說明:
牟先生在《中國哲學十九講》中由《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之說提出:此一「架構」實可以作為哲學的共同模式,即其不但可以說明佛家之「真如門」與「生滅門」,而且可以涵蓋哲學對於宇宙與生命之實相的哲學詮釋,包括天台宗之「一念無明法性心之圓教」、儒家之「形而上與形而下之一本論」、道家之「玄智與成心」、康德之「現象與物自身」之區分、牟先生的「兩層存有論」等等,更可由此進而明「圓教」之義理。是以,牟先生認為《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的架構,可以作為一切哲學的共同模式。
吳明先生是唐君毅與牟宗三二位先生之門人,出入牟先生之學理數十年,可謂精通無礙,對牟先生之著作之解讀與領悟,常有新詮,雖非牟先生所已說,但恰合無間。吳明先近期撰寫〈「反思判斷」與「一心開二門」-牟宗三先生所提哲學共同模型之再省察〉(刊於《鵝湖學誌》第六十四期(2020年6))一文,針對牟先生所認為必須要有的「實體義」之本心,方足以開二門,而佛家之唯真心系實不足以當之,因為佛家之「心」只是活動而非實有。故吳明根據牟先生所說的一心加以明確的描述,故見出此一心不是佛家之「識心」、「眾生心」(印順),以至唯一真心或如來自性清淨心,後者「都只是一心開一門或一心攝二門以歸空如,無一、無二、無三,無心、無開、無門,亦即一即二即三,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吳明認為牟先生所獨舉之天臺宗之「一念無明法性心」所至的「詭譎相即」的非分解的表示,仍然不符合「一心開二門」之旨,因所開之「生滅門」如幻如化,實不具有真實性,亦非真如心所開故。吳明先生更進而以論康德第三批判之說實能合牟先生「一心開二門」的實義,此說實已越出了牟先生認為康徳之「二心開二門」所成的模型。這是一高度的哲學思辯的討論,實具有批判且更進一步開創中國哲學之義。
李瑞全先生對於此一新詮,高度稱讚,認為極有哲學義理創新之處,但亦有不同的解讀,值得重新反省與檢討。因此,我們藉「鵝湖會講」進行一公開的討論,以發揮前賢往聖之哲學慧識,更深化中國哲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第十四講《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9冊)。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第六章」。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冊(台北:學生書局,1977年),第二部,第六章「起信論與華嚴宗」。
吳明,〈「反思判斷」與「一心開二門」-牟宗三先生所提哲學共同模型之再省察〉,《鵝湖學誌》,第六十四期(2020年6月),頁197-231。
吳明,《實證與唯心:哲學的批判與歸復》(香港:經要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上、下冊
李瑞全,〈中國哲學現代之後的方向與發展: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意涵〉《當代儒學研究》第一期(中壢:儒學研究中心,2007年1月),頁1-22。
李瑞全,〈天台圓教之哲學意義〉,《玄奘佛學研究》第十八期 (新竹:玄奘大學,2012年9月),頁129-148。
海報圖檔:照片拍攝,出自周博裕老師之手,歡迎參閱購買《當代儒學家的奮鬥 理性的守護者 (報導攝影)》一書。謝謝!
參考論文:「反思判斷」與「一心開二門」-牟宗三先生所提哲學共同模型之再省察
18-7 李瑞全論文-修訂稿20120814-2-天台圓教之哲學意義
歡 迎 參 加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