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月刊社 簡介
1975年創刊
我們的覺醒
在西方思潮的狂飆沖擊之下,本土文化幾近崩潰,我們這一群文史哲的學者,自覺該當挺身而出,傳承綿延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與哲人智慧,以回應西方文化的挑戰。且弘揚中學,也得消化西學,在「傳統與現代」、「中學與西學」之間,尋求接續會通的橋樑,故以宋代大儒朱熹與陸象山兩大學派會面對話的「鵝湖」,做為我們析論古今或詮釋中西這一塊學術園地的精神象徵。就在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在毫無資藉之下僅憑一介書生的理想抱負,創刊了「鵝湖月刊」。
我們的耕耘
1.自創刊迄今,已歷近四十年之久,每月出刊從未間斷,在國內思想性的刊物,一枝獨秀,完全依靠讀者的訂閱來支持。長久以來,編審未有工作津貼, 撰稿未有稿費,依據文化理想與道義擔當,一路走來,此中艱辛,實不足為 外人道。
2.我們不僅未有宗教組織、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的經費補助,也自覺的要讓「鵝湖」與各政團流派區隔開來,保持超然的學術立場,本著學人的知識良心,對國事天下事發言。
3.我們疼惜台灣鄉土,也關心兩岸中國,鄉土情與文化心,在「鵝湖」的書頁中消融一體,鄉土情最親,而文化心最重,親切感與重要感兼容並行。
4.在我們數十年如一日的長期耕耘之下,儒門不再淡薄,我們鼓舞了各大學文史哲學的新生代,認同自己的文化傳統,深入儒道佛三大教的哲人心靈,日新又新的論述研討,一個學術文化的團隊已然成形。
5.這樣的學術文化團隊,以台北為中心,結合了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甚至大陸地區的學者與文化人,共同為當代華人打開未來的出路,且在我們舉辦的十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中,韓國、日本、美國甚至歐洲皆有學人前來參與,我們終究護持了全球儒學研究中心當該在台北的分量與地位。
我們的懇求
我們不是商業性的刊物,我們的版面從未出現廣告,我們亟盼您的訂閱與支持,只有各學校圖書館,各縣市文化中心,各機構團體訂閱我們的「鵝湖」,我們的耕耘,才可以深入台灣鄉土的每一角落,真正的開學術之花結文化之果。今天,我們面對歷史的轉捩點,不僅政經社會正在急遽的轉型,而自然生態與人文環保,更亟待有心人士的覺醒與參與。 我們已走了近四十年的漫漫長路,但願我們的堅持,能獲得您的肯定,而我們誠懇的請求,也能獲致您的回應,為我們自己,也為下一代,開拓我們的心靈天地與精神空間。
鵝湖月刊 1975年創刊號 發刊辭
鵝湖精神之重建
楊祖漢起草 潘柏世、袁保新、岑溢成、沈清松修訂
「鵝湖」本是南宋時候朱子和陸象山為追尋最高真理,發抒思想抱負,並解決他們之間的思想分歧而相聚辯論的地方。這個地理名詞以及其中含蘊的歷史意義,引發了我們的一些文化理想,促動我們對歷史的責任和抱負。從這件歷史事實,我們可以看出三重深義:
(一)朱陸當日的辯論,終極的目標純粹在於最高真理的辯明,絕無任何個人的私慾意氣夾雜其中。人類亙古以來便一再重覆地探索宇宙與人生的真象,翼望得到究極的答案,藉以肯定人類生命活動的價值;若缺乏對最後的真象的把握,則真理的普遍性與客觀性便無從樹立,所謂道德正義、是非善惡,都可能只是人的主觀好惡,而人生或不免為一場幻夢。朱陸二賢的辯論,便表徵人類絕對不肯安於懷疑虛無、必求有一終極肯定的理想。
(二)朱陸的辯論,主要不在於概念與思路的差異,而實為中國傳統儒學的骨髓血脈所在的學問--心性之學……的根本問題。因此,他們將自己真實的瞭解,實現在生命的活動中,以本身實踐所得,證明自己所持的理論的真確性。換言之,他們的辯論是以整幅的性情人格與學問體驗為憑藉的。辯論的結果,未能使二賢互相瞭解,固為千古一大憾事,但此憾事卻給予我們一個重大的啟發,即凡學理最後必須匯歸於心性修養與行為實踐,使學問與生命合而為一。
(三)在當時政治與文化的困境裏,二賢都能從生命的真實情感,重新接上斷絕幾近千年的儒家的真精神,使孔孟之道,以新的面貌展現於當時,成就了中國思想史上高峰之一的宋明儒學,完成了他們的時代責任,確立了民族精神生命之大方向。這三重深義,催促我們重續先賢之志,始創這份刊物,同時也構成了這份刊物以下三點宗旨的基礎:
(1)在時代知識的脈絡中,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諦,以肯定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2)促使中國傳統所特重的道德精神普及於今日,鼓舞人類依據德性,融合學問於生命之中;
(3)以我們的真情實感,來重新接上文化傳統的真精神,運用現代的表達形式,為這一飄盪的時代樹立一精神之基柱,完成我們這一代所必須完成的使命和責任。
當然這三點決非少數人於一時間所能辦到,所以這刊物決非我們少數人的私產,而是希望能如當日的「鵝湖」,為天下有志之士提供一個交換智慧心得的場所,翼望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藉今日的「鵝湖」,得以賡續創造。
鵝湖月刊創刊號
鵝湖史話
曾昭旭
提起鵝湖,這真是一個既美麗又莊嚴的名字。
話說江西省鉛山縣北,自古便有這麼一座山。由於山上有一個湖,湖裏長滿了荷花;每到初夏,荷風送爽,清香處處;所以叫作荷湖,山也就叫作荷湖山。到了晉代末年,有一個姓龔的人看中這一塊勝地,便在湖中放養了許多白鵝。從此綠荷映白羽,紅掌翻碧波,平添了無限風光。而湖便也自然更名為鵝湖,山也更名為鵝湖山了。到了宋朝,又有一些方外人看中了這一片佳景,在山上建了一所佛寺,當然這佛寺也順理成章地名為鵝湖寺了。
然而鵝湖之所以聲華丕顯,映照出一番莊嚴的氣象,以致名垂至今,卻還是由於它的靈秀被南宋一位名儒呂祖謙看中了,在這裏邀集了一次歷史性的學術聚會而形成的。
當時正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中國的學術界分為三派,就是主格物的朱子、主明心的陸氏兄弟──指的是陸家六兄弟中的老四陸九韶(號梭山)、老五陸九齡(號復齋)和老么陸九淵(號象山,兄弟中數他成就最大)──和調停其間的呂祖謙(號東萊)。朱子和陸氏兄弟的見解,恰如一右一左,各走極端;他們雖然從未謀面,卻早已互相聞名,並且經常對對方的學問批評指點,有所不滿了。呂東萊一方面是朱子的老朋友,一方面對象山的文章人品也一向極為欣賞。眼見兩位真誠篤實的好朋友各持己見,不能溝通,自然覺得很可惜。便有意選一個風光佳美的地方,約他們兩家相見認識,當面質疑論難一番,也許可以化除歧見,使學術能走上融貫一致的路,豈不是一件美事嗎?──真的,在八百年後(這不是約數,今年距鵝湖之會真的是整整八百年)的今天看來,我們仍然為東萊的熱心深感敬佩,因為學術不應該長久分裂,人與人間不應該始終誤解,「相通」畢竟是人心中最深的願望。
於是呂東萊便選中了鵝湖。那時是宋孝宗淳熙二年的四月,朱子四十六歲,東萊三十九歲,象山三十七歲。象山的五哥復齋也參加了,他那年則是四十四歲。都是學問見解已經確定成熟的年紀了。
在鵝湖寺中,朱子和象山復齋展開了激烈的論辯,朱子認為作學問應該由博返約,象山兄弟則認為應該先明本心。象山以為朱子教人太支離瑣碎,朱子卻以為二陸教人太空洞簡單。結果誰也沒有被誰說服,東萊的心願算是暫時落空了。
不過在這次集會中,卻留下了三首互相唱和的詩,其中有些句子成為後來分別朱陸之學的名句。首先是復齋在起程前往鵝湖之前始唱的一首,其中有句云:
「留情傳注翻榛塞,著意精微轉陸沉。」
這是耽心朱子將精神全花在既往文化典籍的註解疏通上,使精神外向,恐怕到頭來反而會閉塞了真心,喪失了大本。象山在途中也和作了一首,其中有句云:
「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
這兩句詩的意思更是明白而不留餘地,簡直就認為只有建立心源大本的工夫才是掌握住宇宙人生生化創造的核心而有永恆意義的,而朱子向外格物窮理的為學途徑卻終究只是隨人腳跟的無本之學。無怪朱子看到這兩句詩,要不由得上臉上變色了。
至於朱子的和詩,當時並沒有作出來,但朱子顯然是耿耿於懷的,事隔三年,他終於完成了這首詩,寄給二陸看,詩的末四句說: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卻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
前兩句為自己辯解,是說學問本來是累積成功的,不是一時高興的胡亂產品,所以須要研究培養才能愈加精鍊豐厚。後兩句卻是耽心陸子專說本心而忽略了人類知識底複雜的發展,不能認識人類存在的歷史性,這是不對的,即所謂「不信人間有古今」也。
這次鵝湖之會,就這樣毫無結果地結束了。十年之後兩家又曾通訊論辯過一次,也還是沒有結果。也就是說,兩派的分歧仍然沒有得到調和貫通。這調和貫通的事業,一直要等再過將近五百年,到明末的劉蕺山和王船山,才真正地完成。由此可見人類智識的融合,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我們決不可誤以為朱陸當時是由於各逞意氣,互相抹煞,才不歡而散的;我們毋寧認為朱陸本著他們的學術良心,不肯苟且地息事寧人,才畢竟分道揚鑣的。或者可以說,他們的不相知,正反映著人類智識的有限性,然而,他們論學的認真坦誠與互相敬重的風範,已經很令人欽仰了。
以上,我們大致闡述了這一段歷史上有名的故事或者說「公案」。然則它卻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我們認為:
第一,這次沒有結果的聚會,象徵著整個宋明兩代學術分異的大勢。那就是「心學」與「理學」的對立,各自分頭發展,乃至互相譏評而不能真正結合的實況。這可以說是存在的限制,卻也是學術發展所必有的步驟。
第二,雖然沒有結果,但這聚會本身卻像徵著人類追求融通結合的終極願望,並且這種努力在一開頭就應該子以正視,因為「追求相通」這種努力的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一種輝光。所以鵝湖之會雖然沒有結果,而且其後幾百年間許多有意調和朱陸的人,他們的見解也大半很不成熟,但成熟本來就是由不成熟慢慢醞釀來的,所以自呂東萊以下這許多人的心願與努力仍然值得我們欽敬。
第三,朱陸雙方這種忠於自己學問與尊重對方人品的真誠,象徵著學術討論上應有的認真又寬容的態度。雖然在激辯時,他們也不免有些意氣,但就整個來說,特別就朱陸其後的交往來說,他們互敬互重的君子風範仍然彌堪追慕。
今天,距鵝湖之會已經整整八百年了。他們當年苦心爭辯的問題到如今固然已經得到解決(雖然還不曾普遍被人們所認識),但歷史的進程永遠是日新又新,人類求相通融合的事業也永遠是層層無盡的。今天我們又面臨了新的問題,要解決嚴重大的失調,那就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當然今天的問題和當時面臨的問題截然不同。當時的課題,是如何確定道德行為的最後依據,也就是如何實證人具有自由作道德決斷的能力(這能力是指一種本質而不是指一份力量)。那時的爭論,只是該先直接地自我肯定人心的這種能力(陸王學)呢?還是該先理清人性中阻礙這能力呈現的紛雜,好讓這能力順利地呈現(程朱學)?而這所謂先先後後的交纏又該如何調配?總之他們的大目標都是放在所謂「內聖之學」上。至於今天卻不同了,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好讓所有人在這社會中都能充分貢獻他的創造力量,以繼續創建新的合理社會。在西方傳統的學問,是很有力量去創建一個有活力的社會的(有活力也是一種合理),而中國傳統的學問,卻長於教人去判斷怎樣才是根本合理。我們今天面臨的爭端可能是:該先建立一個有活力的社會以提供人類發揮道德創造力的優良環境呢?還是該先培養人具有作道德判斷的能力以領導這社會,使這社會的活力不致成為盲流而有害?而這所謂先先後後的交纏又該如何調配?總之今天的大問題已經不止是所謂「內聖之學」,而更是廣義的所謂「外主事業」了。
在這樣一個大困惑的時代,當然有些人專精於這一面,有些人致力於那一面。但無論那一面,我們都同樣需要以真誠的學術良心去忠於所學的賢者。而且,我們也已經開始需要作融會雙方的努力──縱然這努力在眼前看來像是沒有結果,縱然成熟的結果可能要等若干百年。尤其,我們都需要有尊己容人,互相同情敬重的論學風範。總之,我們需要全盤的鵝湖精神。
當然,今天的環境不同,我們需要交換的意見不只是宗旨式的話頭而更是大量的知識內容,我們沒有辦法再找一個美麗的湖山,寧靜的佛寺來作辯論的場所。但處在都市的迫隘之中,我們卻可以藉著現代的技術,創造一個寬廣無邊,無遠弗屆的鵝湖,那就是我們這份雜誌。
朋友們,讓我們以全生命的熱情與理性,去迎接時代的使命吧!生命燃燒於繩繩相繼,浩浩無窮的歷史文化長流中,才會煥發出它動人的光采,完成它自我實現的價值。
本社組織
發行單位: 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
社長:蔡家和 副社長:梁奮程
執行長:周博裕
月刊主編:賴柯助 副主編:黃瑩暖
社務委員:
王邦雄、王財貴 、江日新、李瑞全 、岑溢成、林安梧、袁保新、高柏園、 陳德和、 陳章錫、陳有志 、曾昭旭、 黃慶明、黃漢光、楊祖漢、萬金川、 鄭志明、顏國明、蕭振邦
編輯委員:
王欽賢、邱黃海、李彥儀、李凱恩、 林日盛、金貞姬、林月惠、林建勳 、高瑋謙、高齡芬、陳昭瑛、陳文章、陳祺助、劉錦賢、霍晉明 、黃瑩暖、黃漢忠、劉滄龍、鍾振宇、鄧秀梅、梁奮程、賴賢宗、賴柯助、劉依平、李明書、陳志強、呂政倚、周琬琳、張莞苓
常務編輯委員:
賴柯助、李明書、陳志強、呂政倚、黃瑩暖、黃漢忠、梁奮程、張莞苓、李彥儀
執行編輯:
民國65年鵝湖月刊創刊後,邀請唐君毅先生演講 講題:中華文化復興之德性基礎
前排左起:曾昭旭、廖鍾慶夫人、顏承繁、葉偉平 中排(左起):吳怡、王邦雄、廖鍾慶、蔡錚雲、袁保新 後排(左起):林鎮國、萬金川、謝碧娥
鵝湖月刊邀請唐君毅先生演講(室內)
前排左起: 吳怡、謝方回女士(唐夫人)、唐君毅先生、王邦雄 中排左起: 曾昭旭、蔡錚雲、潘柏世、莊秀珍、顏承繁、林鎮國 後排左起: 袁保新、岑溢成、廖鍾慶、葉偉平
唐君毅先生在台(台北救國團劍潭青年活動中心)養病留影。
前排左起:何淑靜、胡以嫻、尤惠貞、李淳玲 中排左起:朱建民、曾昭旭、王邦雄、吳怡、唐君毅先生、 潘柏世、莊秀珍、唐端正 後排: 袁保新
歷屆社長任期
袁保新 1975年7月~1976年7月
王邦雄 1976年8月~1986年6月
袁保新 1986年7月~1988年6月
楊祖漢 1988年7月~1990年6月
王財貴 1990年7月~1992年6月
林安梧 1992年7月~1994年6月
周博裕 1994年7月~1998年6月
高柏園 1998年7月~2002年7月
楊祖漢 2002年8月~2006年6月
李瑞全 2006年7月~2008年6月
潘朝陽 2008年7月~2016年6月
朱建民 2016年7月~2018年6月
蔡家和 2018年7月~
歷任執行長任期:
周博裕 1998年7月~2010年7月
黃漢忠 2010年8月~2016年6月
劉世慶 2016年7月~2018年6月
周博裕 2018年7月~
歷屆主編任期
莊秀珍 1975年7月
王邦雄 1975年8月
曾昭旭 1975年9月~1983年6月
袁保新 1983年7月~1984年8月
萬金川 1984年9月~1986年4月
王財貴 1986年5月~1987年7月
林安梧 1987年8月~1989年6月
高柏園 1989年7月~1990年6月
蕭振邦 1990年7月~1994年6月
陳德和 1994年7月~1996年6月
霍晉明 1996年7月~1996年11月
邱黃海 1996年12月~1999年7月
陳德和 1999年8月~2002年7月
林安梧 2002年8月~2006年7月
潘朝陽 2006年8月~2008年6月
邱黃海 2008年7月~2010年7月
蔡家和 2010年8月~2016年6月
楊祖漢 2016年7月~2018年6月
賴柯助 2018年7月~
歷任編委會任期
1975年7月
王邦雄 林立樹 岑溢成 曾昭旭
楊祖漢 潘栢世
1975年8月
王邦雄 林立樹 岑溢成 曾昭旭
楊祖漢 潘栢世 蔡錚雲
1975年9月~1975年10月
王邦雄 林立樹 岑溢成 楊祖漢
廖鍾慶 潘栢世 蔡錚雲
1975年11月~1975年12月
王邦雄 林立樹 岑溢成 萬金川
楊祖漢 廖鍾慶 潘栢世 蔡錚雲
1976年1月~1976年6月
王邦雄 林立樹 岑溢成 葉偉平
楊祖漢 廖鍾慶 潘栢世 蔡錚雲
雷家驥
1976年7月
王邦雄 林立樹 林鎮國 岑溢成
楊祖漢 廖鍾慶 潘栢世 蔡錚雲
雷家驥
1976年8月~1977年 6月
林鎮國 岑溢成 吳 怡 李正治
袁保新 萬金川 楊祖漢 廖鍾慶
顏承繁 葉偉平 潘栢世 雷家驥
1977年7月~1978年 6月
岑溢成 李正治 袁保新 萬金川
楊祖漢 廖鍾慶 潘栢世 雷家驥
黃漢光
1981年8月~1985年6月
王邦雄 曾昭旭 岑溢成 袁保新
萬金川 楊祖漢
1985年7月~1986年6月
李瑞全 袁保新 林安梧 陳榮灼
李正治 邱黃海
1986年7月~1988年7月
王財貴 高柏園 鄭志明 蔣年豐
李瑞全 李正治 江日新 陳榮灼
陳章錫 潘朝陽 邱黃海 萬金川
1988年7月~1989年8月
王財貴 林安梧 周博裕 戚國雄
陳章錫 楊慶亮 鄭志明 顏國明
蕭振邦
1989年9月~1990年6月
王邦雄 岑溢成 李正治 王財貴
林安梧 周博裕 林日盛 袁保新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鄭志明 霍晉明 簡國榮 顏國明
蕭振邦
1990年7月~1991年7月
王邦雄 王財貴 岑溢成 李正治
林安梧 周博裕 林日盛 邱黃海
高柏園 袁保新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鄭志明 霍晉明
簡國榮
1991年8月~1991年10月
王邦雄 王財貴 岑溢成 李正治
林安梧 周博裕 林日盛 邱黃海
高柏園 袁保新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鄭志明 霍晉明
簡國榮 戚國雄
1991年11月~1992年6月
王邦雄 王財貴 岑溢成 李正治
林安梧 周博裕 林日盛 邱黃海
高柏園 袁保新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鄭志明 霍晉明
簡國榮 戚國雄 江日新 高瑋謙
1992年7月~1993年3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林日盛 林安梧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3年4月~1993年8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林日盛 林安梧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陳德和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3年9月~1994年6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林日盛 林安梧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萬金川 陳德和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4年7月~1994年8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林日盛 林安梧 金貞姬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萬金川 陳德和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4年9月~1995年9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李明輝 林日盛 林安梧
金貞姬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萬金川
楊祖漢 陳德和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5年10月~1999年3月
王邦雄 王財貴 王大德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李明輝 林日盛
林安梧 金貞姬 周博裕 范良光
袁保新 高柏園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萬金川 楊祖漢 陳德和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9年4月~1999年8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李瑞全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林日盛 林安梧
金貞姬 林月惠 范良光 袁保新
顏國明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萬金川 楊祖漢 陳德和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1998年9月~2001年11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李瑞全 江日新
岑溢成 李正治 邱黃海 林日盛
林安梧 金貞姬 林月惠 范良光
袁保新 顏國明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萬金川 楊祖漢 霍晉明
鄭志明 簡國榮 蕭振邦
2001年12月~2002年7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李瑞全
岑溢成 李正治 邱黃海 林日盛
林安梧 金貞姬 林月惠 范良光
袁保新 高瑋謙 戚國雄 陳章錫
曾昭旭 楊祖漢 萬金川 廖仁義
鄭志明 霍晉明 簡國榮 顏國明
蕭振邦 潘朝陽
2002年8月~2004年12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李瑞全
岑溢成 李正治 邱黃海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范良光 袁保新
莊耀郎 高柏園 高瑋謙 戚國雄
陳德和 陳章錫 陳文章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萬金川 廖仁義
鄭志明 潘朝陽 霍晉明 簡國榮
顏國明 蕭振邦
2005年1月~2006年6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李瑞全
岑溢成 李正治 邱黃海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范良光 袁保新
莊耀郎 高柏園 高瑋謙 戚國雄
陳德和 陳章錫 陳文章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萬金川 劉錦賢
鄭志明 潘朝陽 霍晉明 簡國榮
顏國明 蕭振邦
2006年7月~2007年7月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莊耀郎
高瑋謙 陳文章 劉錦賢 霍晉明
黃漢忠 蔡家和 黃麗生 魏美瑗
李彥儀
2007年8月~2009年3月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莊耀郎
高瑋謙 陳文章 陳昭英 劉錦賢
霍晉明 黃漢忠 蔡家和 黃麗生
魏美瑗 李彥儀
2009年4月~2009年7月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林建勳
莊耀郎 高瑋謙 高齡芬 陳文章
陳昭英 陳祺助 李凱恩 劉錦賢
霍晉明 黃漢忠 蔡家和 黃麗生
魏美瑗 李彥儀 鍾振宇
2009年8月~2011年1月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林建勳
莊耀郎 高瑋謙 高齡芬 陳文章
陳昭英 陳祺助 李凱恩 劉錦賢
霍晉明 黃漢忠 蔡家和 黃麗生
魏美瑗 李彥儀 鍾振宇 劉滄龍
2011年2月~2012年6月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林建勳
莊耀郎 高瑋謙 高齡芬 陳文章
陳昭英 陳祺助 李凱恩 劉錦賢
霍晉明 黃漢忠 蔡家和 黃麗生
李彥儀 鍾振宇 劉滄龍
2012年7月~2018年6月
林日盛 金貞姬 林月惠 林建勳
莊耀郎 高瑋謙 高齡芬 陳文章
陳昭英 陳祺助 李凱恩 劉錦賢
霍晉明 黃漢忠 蔡家和 黃麗生
李彥儀 鍾振宇 劉滄龍 鄧秀梅
2018年7月~
王欽賢、邱黃海、李彥儀、李凱恩 林日盛、金貞姬、林月惠、林建勳 莊耀郎、高瑋謙、高齡芬、陳昭瑛、陳文章、陳祺助、劉錦賢、霍晉明 黃麗生、黃瑩暖、劉滄龍、鍾振宇、鄧秀梅、賴柯助、劉依平、李明書、陳志強、呂政倚
歷任社務委員
1985年月~1989年8月
王邦雄 曾昭旭 袁保新 岑溢成
楊祖漢 萬金川
2006年7月~2006年8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李瑞全
岑溢成 邱黃海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陳德和 陳章錫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楊祖漢 潘朝陽
萬金川 鄭志明 顏國明 蕭振邦
2006年8月~2007年1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邱黃海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陳德和 陳章錫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楊祖漢 潘朝陽 萬金川
鄭志明 顏國明 蕭振邦 林安梧
2007年2月~2007年8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邱黃海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陳德和 陳章錫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楊祖漢 潘朝陽 萬金川
鄭志明 顏國明 蕭振邦 林安梧
陳昭瑛
2007年9月~2010年1月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邱黃海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陳德和 陳章錫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楊祖漢 潘朝陽 萬金川
鄭志明 顏國明 蕭振邦 林安梧
2010年2月~2017年~
王邦雄 王財貴 江日新 岑溢成
邱黃海 周博裕 袁保新 高柏園
陳德和 陳章錫 曾昭旭 黃慶明
黃漢光 楊祖漢 潘朝陽 萬金川
鄭志明 顏國明 蕭振邦 林安梧
黃漢忠
歷任執行編輯
1975年7月
鈕則誠 尉遲淦 王福康
1975年8月~9月
鈕則誠
1975年10~12月
葉偉平
1976年1月-6月
萬金川
1976年7月
葉偉平
1976年8月~10月
尉遲淦 江日新
1976年11月~1977年1月
李正治
1977年2月
葉偉平
1977年3月~6月
陳文章
1977年7月~1977年12月
林安梧 鈕則誠 尉遲淦 廖仁義
1978年1月~6月
林安梧 鈕則誠 尉遲淦 廖仁義
周博裕 林日盛 楊博清
1978年7月~8月
周博裕
1978年9月
林安梧
1978年10月
廖仁義 謝宗學
1978年11月
周博裕
1978年12月
周博裕 林安梧
1979年1月
廖仁義
1979年2月
林安梧
1979年3月
周博裕 楊博清
1979年4月
黃泗山 林安梧
1979年5月~6月
林日盛
1979年7月
尉遲淦
1979年8月
周博裕
1979年9月
林日盛
1979年10月
周博裕
1979年11月
謝忠學
1979年12月~1980年3月
廖仁義
1980年4月~5月
謝宗學
1980年6月1981年6月
楊祖漢
1981年7月~1982年2月
林日盛
1982年3月~1984年6月
陳章錫
1984年7月~8月
林日盛
1984年9月~12月
陳章錫
1985年1月~2月
林日盛
1985年3月
張瓊慧
1985年4月~1985年6月
林燕翔
1987年11月~2011年2月
黃梅英
2011年3月~2024年6月
魏美瑗